《三国:从零开始》第3章 沛县神童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刘家院子中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再开。
“今年又差不多要过完了,不知不觉我来这里已经八年了,哎!”
晚秋的院子里,一个少年穿着紧身的长袍,将手中的剑挽个剑花,“锵”的一声,便将其插回剑鞘。
不远处一个俏丽的侍女端上一壶茶,放在石台上之后,便准备转身离开。
“翠儿姐姐,谢谢啦!”
“少爷,这是婢子份内的事,您又跟我客气了,嘻嘻”。
没等少年再开口,侍女欢快的脚步声便渐渐远去,消失在院子里。
“哎,还打算问她点事的,这么快就走了,少爷又不是吃人的老虎,看来林老爹那里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少年转身坐在石台旁,倒出一杯茶,一饮而尽之后,咂巴了下嘴巴。
“还是后世的茶好喝啊!真搞不明白老爹、福伯他们把茶加盐煮着喝了几十年,是怎么喝过来的”。
没错,这个在喝着茶感叹的少年就是那个被敖老一挥手给弄到这个时代的刘睿,这八年来,刘睿着实把刘府的人包括自己老爹,给震惊了一把……
在刘威的记忆中,这小子刚能走路的时候吧,就把整个府内弄得鸡飞狗跳。
后来能开口说话了,第一句话就把自己老爹雷个半死。
“爹,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院子,我要自己一个人住”。
“什么,你说你要一个人住,你这么小,怎么睡到床上去”。
“这个,这样吧,我晚上睡觉的时候,你让人过来把我抱到床上去不就好了吗?”
说完也不等老爹答不答应,屁颠屁颠得就跑出去了,没错,就是跑的……
等到刘威回过神来,哪还能看到那个调皮儿子的影子。
“福伯,你对这事怎么看?”
“老爷,既然少爷有这样的要求,您就答应了吧!反正都是在刘府,少爷住哪里不都一样吗?您派个心细一点的丫头照看一下,就好了”。
“嗯,有道理”。
“老爷,不知刚才您注意到了少爷的话没”。
福伯的语气透着凝重。
“你是说他自己要一个院子的事吗?”
“不是,您难道没感觉哪里怪怪的”。
“好像是有一点”。
刘威点点头。
福伯想了想才接着道:
“老爷,少爷第一次说话,竟然就能说这么一大段话,而且还能说的这么清楚,少爷以后恐怕不会是那平凡之人!”
刘威听后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才说道:
“福伯,你就让翠儿去照顾他吧!”
福伯摇摇头,回道:
“好的,那老奴先下去安排了”。
就这样刘睿便在自己一岁多的时候,搬到了府内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落,而在随后的时间里,刘睿从侍女翠儿的口中得到了他想要了解的信息。
原来他出生的那年是东汉延熹八年,也就是公元165年,此时的皇帝是汉恒帝刘志,而刘睿却知道,如果历史不出偏差,三年多后,那个在史书记载中荒淫无度的汉灵帝就该上位了,而十八年后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便会把大汉朝的最后一丝元气消耗掉,紧接着随着帝国的崩塌,接下来就是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了……
想到这里刘睿便感到了时间的紧迫,虽然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十六年,可是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又有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便也无法再置身事外了只有在接下来的乱世中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有可能回去那个时空。
“哎!只希望敖老不是忽悠我的,他说的帮助在哪里呀!怎么一点讯息都没有”。
就在刘睿在想着这些烦心事的时候,其实敖老给他的帮助已经在偷偷改造他了,只是这一切,他都感受不到。
一年后,当刘睿自己闲着无聊,翻阅老爹的一些藏书时,大汉朝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如刘睿所料,汉恒帝刚把延熹改元为永康不久,他便死了,留下来一堆烂摊子。
刘睿则越加感觉时间的紧迫,他知道在乱世武艺要比文采重要,可是望着自己这才三岁的身体,只能望洋兴叹啊!看来还是只能先看看书了。
“老爷,少爷又要翠儿去你藏书的书房搬书了,看来,咱家的少爷不但天分过人,还十分努力啊!”
听了福伯的话,刘威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展露了过人的天分,他这个做父亲的很欣慰,但当他想起自己的父亲、祖父的时候,又露出了一丝苦笑,如果父亲刘茂知道他的孙儿有此天分,想必也是会让他走仕途吧!
刘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挣扎,不一会儿他似乎是像放下了什么一样,对着福伯说道:
“福伯,你看我是不是该给睿儿找个老师了?”
福伯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随后抬起头,看着自家的老爷,他知道老爷这样说,只怕是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自己也没什么好劝的了。
就这样,刘威和福伯花了一些功夫,帮刘睿在沛县当地找了一个名师,至于是不是真的名师,谁也不知道。
不过大半年后,沛县当地流传的一个传闻似乎是印证了这个名师恐怕没那么实至名归吧。
当初刘威和福伯花了很多功夫替刘睿找的名师,仅仅只是教了刘睿半年多的样子,随即便找到了刘威,说自己只怕是不能再教刘睿了。
刘威的眉头一下就皱起来了,难道是刘睿做了什么让老师生气了,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小事了,自古以来就讲究“天地君亲师”,尤其是注重孝道的大汉,如果真的是刘睿不尊重自己老师,那么这事传出去,对他以后的名望是有很大影响的。
站在一边的那位名士似乎是从刘威的表情看出了点什么,心想只怕是自己刚才的一番话让眼前这位刘老爷误会了,心中苦笑了下,接着开口解释道:
“刘老爷,不是令公子不尊重老夫,而是老夫实在是汗颜,令公子之天赋,乃老夫平生之罕见”。
坐在主位上的刘威差点被这句话吓得滚下来,搞半天原来是我想错了。
就在他松了口气的时候,只听那人接着感慨道:
“老夫这辈子跟睿儿有师徒之名,半年的师徒之情,值了,刘老爷,你帮我转告睿儿,跟真正的大汉名士相比,老夫之才学犹如萤火比之皓月,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拜访下颍川的荀氏,洛阳的马融,郑玄等大儒,想必会让他获益匪浅的”。
说完不待刘威答应与否,转身飒然的走出了客厅,径直向着府外走去……(刘睿的这个老师我在这里先不透露,以后当他再出现时,小弟在揭晓他的身份)
没过几天,整个沛县都知道了,刘家的少爷刘睿天赋过人,连老师都只教了半年,就没有什么能教他的了,还有人一脸不屑的对身旁的人说:“什么名士,我看八成是个骗子,刘家的少爷今年才四岁不到……”
这时在一个偏僻的街角处,一主一仆正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先生,这样做值得吗?你看,您都被那些贱民说成是骗子了。”
“好了,阿财,去准备马车吧,时候不早了,我们得启程赶往荆州了。”
说完那位先生目光飘向刘府的方向,心中默默念道:
“睿儿,老夫也只能帮你到这了,以后就得看你自己的了,别忘记了你对我说过的话,答应过我的事情,希望以后再听到你的名字的时候,你不会让老夫失望”。
随即转身隐入身后那条隐蔽的小巷中。
而此时正在自己小院子中的刘睿,听过翠儿打听来的街上的消息后,微微一声叹息。
“老师,您的恩情我记下了,等我长大一些,睿儿便会去游历大汉各州郡,拜访各地的大才”。
…………
这往后的几年,刘睿跟家里的护院首领学了套剑法,还专门托人打造了一把木剑,闲暇之余还把后世的炒茶弄了出来,不用再喝这个时代不知什么味的煮茶。结果被老爹给发现了,自己也只能每年给他们也弄点。
日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眼看着离黄巾起义越来越近了。
“也不知道敖老给我的帮助到底是什么?”
刘睿抱怨了一句,接着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清茶,想起了其它的事。
“又是一年晚秋了,北边的异族只怕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几年听到的这类消息真多,唉!”
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单衣,感受着有些凉爽的风,刘睿此刻其实知道敖老给他的帮助是什么,但他并不确定这是不是全部的帮助,他内心中多么希望这不是敖老的全部帮助,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要面对的是什么,他只想在以后的乱世中和家人好好的活下去,如果能像现在一样下去,多好!
可惜他骗不了他自己,既然逃避不了,那就去面对吧,刘睿自嘲般的说了一句:
“至少自己不是还比别人多了近两千年的知识吗?”
收拾了下心情,刘睿向着自己卧室走去,而身后随风飘零的落叶,却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回到卧室,刚关上房门的刘睿,一屁股坐在一张胡凳上,他刚坐下,马上又呼的一声站了起来,难道是凳子上有刺?
并不是,因为此刻刘睿的脑海中出现了一道声音,听到这道声音,刘睿先是被吓得一惊,随后一喜,好久才平复下自己激动的心情,他自从来到这个时空还从没有如此激动过。
随后那道声音又响起在他的脑海。
“孩子,好久没见了”。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