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奇文学
2024人气小说推荐

第3章

一叠缺口的碗碟翻出来,留了两个自用,剩下的黄鼠又抱着跑了出去。

转了一圈,不但得了好些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还得了半斤多的杂粮豆子。

美的黄鼠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这些东西,省着些也能吃两顿。

半斤多杂粮豆子是木匠大叔给的,一个瘸了腿的椅子,能换半斤多杂粮豆子,黄鼠非常满意,木匠大叔也很满意。

大家双赢。

对于黄鼠来说,逃荒的一路,他见到最有善心的村落就是郭家庄。

黄鼠没念过书,不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他只知道,跟着青牛哥后,他有了住的地方,每天还能吃个大半饱。

当初那些和他一起活下来的孤儿,大部分都在亲人离世后,陆陆续续饿死。

只有他和狗蛋运气好,跟着青牛哥,每日都有吃食下肚。

花青牛清理好杂物,盘腿坐在空了的麻包上,从怀里掏出了旧布袋。

布袋是周妈妈偷塞在灰堆里的,里面是小半袋苞米碎粒,足有三斤多。

金黄色的苞米粒,倒进花青牛的手心中,看的刚到家的黄鼠两眼发直。

黄鼠只知道花青牛有个婶子在百花楼的后厨做饭,以前青牛哥也拿回来两次粮,都是糙米,最多也就半斤多。

这次拿回来的可不少,这么多苞米加点野菜熬粥,够他们吃几顿饱饭了!

花青牛低头看着手中的苞米,脑子里不知道想些什么,一时有些出神。

“青牛哥,青牛哥……”

黄鼠轻声地叫了两声,见花青牛回神,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还上山不?”

“走,现在就去。”

“哎。”

黄鼠立刻欢喜地起身,

想到青牛哥带回来的苞米,黄鼠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花青牛将装粮的布袋系好,递给黄鼠,看着他三下五下就爬上了离窝棚不远的大树。

村子再好,也总会有一两个无赖。

周婶给的这点粮食,就是花青牛几人最大的财富,得藏好。

黄鼠藏好粮食左右看看,因为爬的高,他能看见庄子里洗衣做活的妇人。还能看见三五个孩童,在打谷场上摸爬滚打。

更远的田地里,勤劳的汉子已经在忙碌。

他们几个住的草棚在村子的最里头,再往里走就是小龟山的荒坡,靠的最近的人家就是小喜家。

村里人很少往这边来,村里的孩童也不喜欢往这边走,之前是因为这边住着陈老头,后来是因为这边住着花青牛几个。

黄鼠几个根本不在意有没有孩童来找他们玩,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填饱肚子。

他们不来才好,省的哪里没做好,惹出事来。

黄鼠将布袋系在树枝上,仔细用叶子掩盖好。

又叫树下的花青牛仰头看看,确定人从树下过,看不出树上有东西,才呲溜滑了下来。

粮食藏好,这地上凌乱的东西也要藏一藏。

对别人来说是不值钱的破烂,对他们来说,那可是宝贝。

只要能换到吃的,那都是宝贝。

黄鼠藏好粮食,又和花青牛飞快地将地上的东西收拾好。

就像一只真正的老鼠一样,黄鼠藏东西还是很厉害的。

也就转眼的功夫,空地上的东西已经都不见了,就连两个破袋子也被黄鼠叠的整整齐齐夹在腋下。

郭家庄后面有两座山峰相连,山不高,山顶抬头可见。

最高的山是县城后面的大龟山,也不过比一旁的小龟山堪堪高一个头这样。

花青牛住的屋后就是小龟山,满山种的都是桑树,一排排桑树从山脚下一直蔓延到山顶,几乎看不见其它杂树。

安阳除了良田多,种桑养蚕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安阳地处淮水之畔,千里沃野万里良田,遍地都是蚕桑。

郭家庄,十家最少也有七八家种桑养蚕。

幼蚕是养蚕人的宝宝,即将上山的蚕是要出嫁的闺女,被称为“蚕花娘娘”。

安阳城就有座蚕王庙,里面供奉着蚕花娘娘。

本地的蚕一年四五熟,除了农忙,从老人到会走路的孩子,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消耗在采桑养蚕中。

养蚕的生活辛劳且繁琐,各种苛捐杂税也是层出不穷。

尽管这样,当地人对种桑养蚕还是十分的推崇。

种桑养蚕的工序更是要按时令进行,是非常细致的活。从正月一直到十月,修桑、把桑,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每个月,每个季节,天晴时候做什么,阴雨时候做什么,都有分工。

村里的蚕房修建的比自家住的屋子还要好,在村里地势最高的地方。

蚕房四周有整齐的排水沟,房前屋后有遮荫物。蚕房不靠农田,也不靠道路。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由村中的老人轮流在蚕房四周守护,除了养蚕的人,轻易不让外人进蚕房。

花青牛之所以愿意留在郭家庄,也是因为这里有他熟悉的东西。

只有在这熟悉的桑田间走动,花青牛才觉得自己还没有死,云家的云天衣还活着。

哪怕再次活过来的躯壳并不是她原本的那一具,对花青牛来说也没什么区别。

她就是云天衣,金陵天衣坊的小东家。

她记得种桑养蚕,知道纺花织锦。

那些从小学的技艺,并没有因为她换了具身体而忘记。

年幼时,她也因为祖母的严厉而哭泣。

不懂为何别人家的孩子,不用学那么多的东西,而她家中有田地铺子还有那么多帮着挣钱的绣娘织工,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

祖母说,生在云家,你可以不做,但不能不会。

你有天赋,就是得老天爷的厚爱。如果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以后就会有吃不完的苦。

当初她想远离嫌弃抱怨过的,所有关于天衣坊的一切,原来早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灵魂的深处。

只要她醒来,就不会忘记。

黄鼠跟在花青牛身后,边走边张望,没看见花暖暖还有狗蛋,他们俩大约是跟着村里的孩童去了小龟山的西侧。

小龟山多桑林,除了采桑护桑的人上山,平常少有人往小龟山上走。

挖野菜,找吃的,也多是去大龟山。除了小龟山的西侧,那边有一处山石颇多的乱石地,因为不能种桑,很是受村里孩子的喜欢。

他们现在要去大龟山,得从小龟山和大龟山中间的涧弯爬上去。

顺着山涧往上,有条人迹罕至的小道,就是花青牛几个来后踩出来的。

这边路势陡峭,少有人走,也能有意外的收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