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像是被谁轻轻洒下,均匀地铺在村委会那略显陈旧的公告栏上。一张教育局的通知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纸张泛着微微的光,好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铁柱和秀秀放学后像往常一样结伴回家,路过村委会时,被一群大人围在公告栏前的热闹场景吸引。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好奇,默契地挤过人群,想要瞧个究竟。
“撤点并校?这是啥意思啊?”铁柱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通知上的字,一脸茫然。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变成了一个个谜团,在他脑海里打转。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一种熟悉生活即将被打破的预感涌上心头。
旁边一位大爷吸了口旱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接着叹了口气说:“就是咱村的小学要撤了,以后孩子们都得去镇里上学喽。”大爷的声音沙哑,带着几分无奈,那烟圈在空气中缓缓散开,像是他们即将消散的平静生活。
铁柱和秀秀猛地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和不舍。他们在这所村小学度过了太多快乐的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那间有些破旧的教室,摆放着参差不齐的桌椅,却装满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有那生着旺旺火苗的煤炉,在无数个寒冷的冬日,给他们带来了温暖,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也能安心学习。在这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为了难题绞尽脑汁;一起玩耍,在课间的嬉笑打闹中度过无忧无虑的时光。这里,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回到家后,铁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担忧地说:“去镇里上学可远了,你能行吗?”母亲转过头,眼神里满是关切,她担心年幼的儿子要面临这样的挑战。
“我能行,娘,我不怕远。”铁柱胸脯一挺,坚定地说。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害怕,想到那漫长的上学路,陌生的学校环境,心里就有些发怵。但他不想让母亲担心,他知道这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必须勇敢面对。
第二天,教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张老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学生,然后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
教室里瞬间一片寂静,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鸟儿飞过的声音。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失落,他们低着头,有的轻轻咬着嘴唇,有的眼眶已经微微泛红。他们舍不得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舍不得亲爱的张老师,那些一起度过的课堂时光、课间游戏,此刻都像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
“同学们,虽然咱们村小要撤了,但这也是为了让你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到了镇里,大家要好好学习,不要忘记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张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用力眨了眨眼睛,试图忍住泪水。他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心中满是不舍。但他明白,这对孩子们的未来是好的,他们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接受教育。
放学后,铁柱和秀秀来到教室后面的煤炉旁,默默地站着。煤炉里的火已经熄灭,只剩下一些冰冷的灰烬。这个煤炉陪伴了他们无数个寒冷的冬日,曾给他们带来了温暖,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如今却要和它告别了,他们的心里满是不舍。
“铁柱,我不想去镇里上学,我舍不得这里。”秀秀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忍不住,一颗泪珠滚落下来。她想起在这里和铁柱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一起围在煤炉旁取暖、一起分享零食的画面,就像一把把刀,割得她心里生疼。
“我也舍不得,但是咱们得听大人的话。说不定镇里的学校会更好呢。”铁柱安慰着秀秀,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秀秀的肩膀。其实他心里也十分难过,只是他不想让秀秀更伤心,所以强忍着泪水,假装坚强。
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在课堂上,他们一起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外的空地上一起跳绳、丢沙包,欢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而现在,这些都即将成为过去。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童年的一部分已经悄然结束,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但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们。就像过去无数次一起面对困难一样,他们会手牵手,勇敢地走向未来。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给整个教室镀上了一层金色。他们的身影在这余晖中显得有些孤单,却又无比坚定。在这个即将离别的时刻,他们在心中默默和过去告别,同时也在期待着未来的未知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