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两个经过一夜和谐相处,早上起来空气中都散发着甜滋滋的味道。
早饭很简单,一碗野菜粥糊糊,跟几个小菜。
秦思语喝了一口,竟然发现里面握着一个鸡蛋。
秦思语向王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多谢大伯母。”
王氏也笑着道:“快吃吧,吃完今儿你们好要去镇上。”
秦思语点点头。
孟氏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粥,撇撇嘴道:“大嫂,都是一家人吃饭,凭啥给小二家的开小灶啊?”孟氏想着:要开也应该是给我儿开。我儿可是宋家未来的希望。不过这话,孟氏到底不敢说出来。毕竟景怀还需要家里供养。
王氏:“这鸡蛋是小二家自己出的。弟妹要是也想吃,明儿早上把鸡蛋放厨房,嫂子一准给你做了。而且,这事娘也是同意了的。”
宋婆子嗯了一声,又白了一眼孟氏道:“让你尝个味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话。”
孟氏只能继续撇撇嘴。
吃完早饭,宋景怀先爬上了牛车。秦思语跟宋景之坐在了牛车前面。赶着牛车就出发了。宋家三兄弟也挑着桶出门。一大早,秦思语就发现好多人从大青山挑水下来浇灌田地。
“今年干旱好像还挺严重。”
宋景之点点头道:“有些严重,不过我们住在大青山脚下。村里也有河水流过。哪怕村里没水了,山上也会有的。”
秦思语点点头。
没一会就到了村口。宋景之停下来牛车。
一个婆子拎着篮子爬上了牛车。
“今儿是宋小二赶牛车啊。你们小两口今儿要去镇上啊。”
宋景之嗯了一声,跟秦思语介绍道:“这是桂花婶子。”
秦思语扬起笑容甜甜道:“桂花婶子好。”这无害的笑容,让她在末世,多次被坏人轻视,而实现了反杀。
如此特别的打招呼方式,让桂花婶子一愣。反应过来后,连忙学着秦思语打招呼的方式道:“小二家的好。”
“小二家的,昨儿多谢你救了嫂子。”
桂花婶子立马介绍道:“这是宋大柱家的,你叫大柱嫂子就行。”
“嫂子好。”据原主的记忆,这个时代的女性,除非没了丈夫,才能被叫自己的本名。比如桂花婶子,去年丈夫没了。才可以被称为桂花婶子。而眼前这个嫂子,称呼她得带上她男人的名字。
大柱家的笑了笑。从怀里拿出一个熟鸡蛋递给秦思语道:“小二家的,嫂子没啥好的,只能送你个鸡蛋了。”
秦思语愣愣的看着手中的鸡蛋。她觉得给她吃的人,都是好人。
“多谢嫂子。”
牛车出发了。晃晃悠悠四十多分钟,终于到了镇上。镇门口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碑,刻着清水镇。旁边还有个茶摊。
宋景怀下了牛车,就自个儿走了。桂花婶子跟大柱家的,给了一文钱的车费,跟两人打了招呼后,也走了。
牛车不能进镇上,宋景之花了两文钱,就将牛车停在了茶摊旁边搭的棚子里。
两人相视一笑,进了清水镇。
秦思语左后打量了几眼道:“这镇子好像挺大的。”
宋景之将背篓里面的竹筒拿出来,递给秦思语道:“先喝口水。”
秦思语刚好有些渴了,打开盖子,直接喝了起来。
宋景之道:“这清水镇有码头,还有官道。所以这儿来往的商人很多。往北走,通向县城,东边是码头,我们刚才停牛车的地方,是通向南边的。这镇上有好几条街呢。我们去码头那边。那里东西最全。”
秦思语点点头,她听懂了,这清水镇就是个交通枢纽嘛。靠着江边,怪不得今年没怎么下雨,可宋家村人没放在眼里。
两人来到东大街,路两边都是摊子。宋景之拉着秦思语在首饰摊子面前停下。
宋景之:“娘子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秦思语笑着打量起摊子上的货物。还别说,挺齐全的。光头饰都有好几种。秦思语很喜欢发带,便选了三对发带。
秦思语将发带比划在头上道:“好看吗?”
宋景之脸色微红,点了点头。
“嗯,我也觉得好看,付钱吧。”
“好的,客官,六文钱。”
宋景之:“你不再选点别的?”
秦思语也不客气,又挑了三对发带。
见宋景之拿起一个粉色头花,秦思语连忙退后一步道:“我可不要这个。”
宋景之只能放弃,手又伸向发簪区域。被秦思语一把抓住。
“发带就可以了,付钱吧。”秦思语不是想给宋景之省钱,只是前世,因古风流行,她真的见识了太多精美的头饰。这摊上的款式,她还真看不上。
宋景之见秦思语真的不要,干脆付了钱。
秦思语忽然闻到了香味,她来回打量,看到了个卖包子的小摊。立马拉着宋景之往前跑去。
“老板,我要四个包子。”
卖包子的老板满脸笑容的包起了四个包子道:“八文钱。”
宋景之立马递上八文钱。老板将油纸递给秦思语。
秦思语接过肉包子便啃了一口。吃一口,满嘴流油。可吃了一半,秦思语便觉得有些腻了。这包子摊的包子,大多都是卖给附近的村民或者码头扛货的伙计。这些人最缺少的便是油水。所以这包子铺的包子馅大多都是肥肉。
她将包子递给宋景之道:“给你吃。”
宋景之也没嫌弃,直接接过就吃了起来。
秦思语有些腻,看到了馄饨摊,便又拉着宋景之去了馄饨摊上。她怕不好吃,便道:“要一碗馄饨。”
秦思语坐在馄饨摊上,还四处打量,看有啥好吃的没。
这一举动,让宋景之轻笑出声。
秦思语好奇道:“你笑什么?”
宋景之:“原来你不喜欢首饰,喜欢吃。”
“嗯。”秦思语点头道:“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食,以后你要送我东西,送吃食就好。”
秦思语的坦然,让宋景之再次轻笑出声。
秦思语双手托腮道:“我发现,你笑起来,好好看啊。咦,你的耳朵红了哎。”
宋景之忽然觉得很是燥热,刚好馄饨上来了。
宋景之拿出帕子,将勺子擦了擦,递给秦思语。
秦思语此时也顾不得看宋景之了,接过勺子。在碗里搅拌几下,在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便放入口中。
“嗯,好好吃。”秦思语立马又舀起一个馄饨,递到宋景之嘴边,示意宋景之尝尝。
宋景之也不扭捏,将馄饨吃下后,点头道:“嗯,好吃。”
馄饨份量很大,两人吃完馄饨后,还剩下两个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