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皇帝对王振的处置,不少文官彼此之间对视一眼,随后默默摇头。
王振有今天这个下场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要是一杆子将其打死,根本不太现实。
其实说实话,这宦官群体还是皇帝此前亲自扶持起来的呢。
“陛下圣明!”
百官齐齐拱手出声。
“诸位爱卿,既然亲征一事就此作罢。”
“那接下来,就议一议此件事端的源头吧。”
“哪位爱卿给朕仔细讲讲,北面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情况?”
“刚才王振所言,北面有四路大军来犯,朕倒要看看,到底是何等的危急!”
刘禅回到皇位之上,开口问询道。
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何等重大的军情,竟然要闹到皇帝御驾亲征的份上。
“既然陛下有问,那还是老臣来说吧!”
“此次,入寇我大明北疆的,乃是北元复起势力。”
“瓦剌部,鞑靼部!”
“瓦剌部首领也先,扶持北元皇族血脉脱脱不花为大汗,借此整合鞑靼部!”
“随后,派兵侵占我大明哈密,又举大军进攻兀良哈,拿下朵颜三卫。”
“自此,瓦剌鞑靼收编阿鲁台残部以及兀良哈,已经成为我大明北疆最强大的敌人!”
内阁首辅曹鼐开口说着。
但别看首辅大人说的挺详细,刘禅还是听的云里雾里。
什么瓦剌,鞑靼,兀良哈,阿鲁台等等,这都是什么破名字。
还有北元残部,这北元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啊?
最重要的是,现在局势如何他是一点都不清楚啊。
大明朝现在有多少地盘?
那些瓦剌鞑靼又有多少地盘?
但看着大明朝的宫殿规模与其中奢华,这气象,应该会比大汉巴蜀之地大一点吧。
要是再有个荆州就好了!
那样北伐就顺利多了!
荆州是相父的遗憾啊,后面北伐的时候相父虽然不说,但刘禅还是明白。
相父对荆州的丢失,还是感到痛心疾首,这几乎断了大汉北伐的一臂。
而现在,这大明朝,又是什么鞑靼,瓦剌,又是北元的。
怎么听着这么慌呢!
算了,就先别想荆州了,别到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要是最后连巴蜀之地都没有,那就搞笑了!
“嗯!”
“爱卿,这瓦剌,鞑靼什么的,不似中原名讳啊,他们是蛮夷?”
“啊?”
刘禅此问,属实是把内阁首辅问懵了一下。
但结合之前皇帝扬言,瓦剌,鞑靼是什么东西,首辅大人也就释然了。
谁知道皇帝又想到哪一出了呢?
既有所问,那就答呗。
“回陛下,这瓦剌鞑靼正是蛮夷,是草原游牧民族!”
内阁首辅说着。
“唉~”
“唉!”
听到确切回答,刘禅顿时是长叹一声,心中十分惆怅。
完喽,看来巴蜀之地也要不保了!
刘禅原本之前看这大明宫殿,气象万千,还以为是一个大国。
没想到现实这么残酷,连蛮夷都打不过!
这些蛮夷,都敢分四路大军主动来攻打大明,这不是倒反天罡嘛!
在以前,就算大汉只有巴蜀之地,也能把外族蛮夷打的哭爹喊娘啊,更别说他们主动来犯了!
相父出征南中,拷打孟获七次,自此南中再不敢叛。
不说大汉,就是那逆魏,那伪吴,打周边异族也是手拿把掐啊。
甚至是,随便派一员战将出去,都能横扫一大片。
现在,到了大明朝这里,竟然沦落到需要皇帝御驾亲征,还争吵不休。
连蛮夷都打不过,还在这吵个毛啊!
果然,自己对这大明朝的期望还是太高了!
在这个时候,刘禅就不免在心中再次拷打起姜维大将军来了。
姜维啊姜维,你说你没事说什么日月复明啊,说点其他的不行嘛!
现在好了,原本以为是天胡开局,没想到天崩了!
更重要的是,就这种危急时刻,自己身旁没有相父啊。
要是相父在就好了,什么瓦剌,什么鞑靼,拷打他们七次,看看他们还敢不敢犯境。
“额,陛下,陛下!”
首辅大人抬头,开口呼喊道。
对此,首辅大人很不理解,为什么陛下这一天天的,情绪变化这么大。
刚刚跟他说完是蛮族,是蛮夷,陛下顿时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全蔫了。
眼神之中也没有光了,浑身上下也力了。
不是,这瓦剌鞑靼这么可怕吗?
只听到名字皇帝就成这样了?
不是,我大明朝有什么怕的啊,太宗,宣宗那都是吊打他们啊。
“行了爱卿,你别说了!”
刘禅摆摆手。
“说了这么一大堆,还不如上舆图来的清晰,来的干脆!”
“来人,把我朝和那什么瓦剌的地理舆图拿上来,朕要好好看一看。”
皇帝话音落下,片刻之后,就有内侍将大幅的军用立式舆图抬了上来。
放在大殿正中央!
皇位之上,刘禅只能看一个大概,但奈何舆图实在太大,实在是抬不上去。
刘禅只能从皇位之上缓缓走下,下去慢慢看。
但刚刚走几步,原本缓慢的步伐却瞬间提速,皇帝眨眼之间便来到大明朝地理舆图面前。
目瞪口呆!
刘禅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什么?
天哪!
“咕嘟~”
刘禅看着这地理舆图,甚至不自觉的就开始吞咽口水。
随后闭眼回头,狠狠掐了自己一下,痛感依旧。
他再回头,那地理舆图巍然矗立,似乎在骄傲的述说着大明朝的强盛。
无与伦比的强盛!
这不是梦,不是!
土木堡之变前大明疆域舆图
下一刻,刘禅便陷入狂喜之中。
这大明朝的疆域,比大汉,逆魏,伪吴三国疆域,加起来还要大,还要广阔。
东西万里,南北万里,甚至都不足以形容。
甚至,在这幅广大的地理舆图面前,刘禅要去寻找原本大汉的巴蜀之地,去找成都,去找汉中。
都只能蹲下身子,因为,他们在帝国的西南,在地图的左下角。
但那里,却还不是大明的最南端。
万里之国,天下独尊。
这一刻,刘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相父为何要穷尽一生,去北伐,去抗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