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峰见媳妇儿神情落寞,就知道她定时又想儿子了。
伸手拍拍她肩膀无声安慰。
马春花吸了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看我,讲些什么莫名其妙的话,你也不用急着上工,先把伤口养好,我已经给你又请了三天假。”
“谢谢舅妈。”沈梨月笑着道谢。
三人听沈梨月改回原来称呼,脸上皆露出笑容。
“大奶奶,我来了。”
马春花正要起身收拾碗筷,闻言眉头一皱。
半掩大门被人推开,走进来一位个子高挑的姑娘,天色昏暗也看不清楚具体容貌。
只一惊一乍的有点不讨喜。
老太太收敛笑容,抬头看了来人一眼,表情淡淡道:
“晓晓啊,有什么事?”
“呀,大奶奶你们晚饭还没吃完?”
来人也不回答老太太问话,直接走到饭桌前探头看。
沈梨月看她这举止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
马春花翻了翻白眼,起身开始收拾碗筷。
“吃完了,没听到你大奶奶问你话?”
张晓见桌上面饼被端走,满眼可惜,抬头刚要说话,眼睛忽然定在沈梨月身上。
然后脸色大变,指着沈梨月尖声问:
“大奶奶,这是谁?”
马春花再也忍不住,啪的一声将她手指拍掉:
“张晓,你的规矩呢?真是的,这是我外甥女沈梨月。”
张晓表情讪讪的摸着被打疼的手背,嘴巴一撅眼含委屈。
“大娘,你打疼我了。”
马春花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懒得和小辈计较,转身抱着饭篓往灶间走。
沈梨月见状刚要起身帮着收拾,被身边老太太一把拉住:
“你老实坐着,别碰到伤口。”
张振峰见自家老娘懒得理张晓那丫头,只能开口问她过来有什么事。
张晓对着沈梨月翻了个白眼,这才嘟着嘴说道:
“我妈让来说一声,喷雾器要过两天还回来。”
张振峰一听眼色沉了沉,表情也变得不好看。
“为什么?”
“我妈说有个零件坏了,要去找人修一下。”
“回去告诉你妈,不用她修,明天就给我送来,不然以后都别用了。”
张晓被大伯严厉语气吓得噤声,表情瑟缩了下,然后转身拔腿就跑了。
见她这副没礼貌的样子,马春花哼了声,嘴里骂了句:什么东西。
沈梨月尴尬的看看老太太,她这是被殃及的池鱼?莫名其妙挨了一个白眼。
老太太被她表情逗笑,开口解释:
“她叫张晓,是隔壁张振海大闺女,他们家和我们虽没出五服,可关系一般。
那丫头心眼小,往后注意点别吃亏。”
“好,我知道了。”沈梨月答应。
“什么喷雾器坏了拿去修修,定是又拿回她娘家借给自家人用了,什么德行!”马春花气呼呼地嘟囔。
张振峰起身走过去帮着她收拾:
“别气,这事我来处理。”
“你可不能再由着他们了,不然他们还觉得咱们俩是冤大头好欺负呢。”
“行,我知道了。”
马春花这才转了话题,将下午她做的事说了出来:
“下午上工的时候,我已经和芳姐说好了,等月月脚好了,就到我们组。”
“那感情好,你带带她,慢慢来。”老太太转头看了眼沈梨月,忍了忍还是劝道:
“丫头,工分不好赚,别心急,累坏身体不划算的。”
沈梨月不好意思笑笑,“我从来没下过地,尽力吧。”
对于这个时期,她是保持着清醒态度。
她个人看法,这就是单纯城市人口过剩,又怕精力旺盛的青少年们无所事事引发一系列麻烦。
将大批城市人口送去农村消耗其过剩精力。
她当然不会躺平,那会惹麻烦。
但她也不会豁出命表现,因为犯不着。
说白了,她是来体验人生的。
“先让她接些杂活适应下吧。”
老太太就是心疼这白净净的闺女风吹日晒。
马春花笑呵呵的哎了声。
村里有闺女的家庭,一般都是负责家里所有琐碎杂事,下地干活的还真不多。
“我听秀珍说你是高中毕业生?还有个双胞胎妹妹考上大学了?”
沈梨月嗯了声,“我妹妹叫沈梨初,考上工农大学读书去了。”
“高中毕业可是很厉害了,咱们村初中毕业生挺多,高中生可是不到十个。”
“读书可是不容易,可不读书却万万不行。”张振峰感叹了句。
马春花点头,她是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最能知晓那种被人看不起的滋味。
“村里扫盲班教的一点不好,讲的快跟不上,学过的字都给忘了。”
沈梨月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舅妈,我可以教你啊,不难的。”
“真的?那可太好了,从今晚,啊不,从明晚晚饭后,你当我们的小老师,行吧?”
沈梨月连忙点头答应下来,这真不是什么难事。
就现在要啥没啥的夜晚,有点事做反而充实些。
“时间不早了,我给你烧些水你擦擦早点休息,累了一天了。”
张振峰这时识趣的起身拎着小凳子离开。
沈梨月来到灶间,坐下跟着老太太学烧火。
虽陌生,可聪明人学东西本就快。
原理想通后,技巧便很快就能掌握。
马春花则是把水添进锅里。
张家没养猪,茅厕下化粪池都是开到墙外的,这样院子里味道几乎闻不到。
茅坑里还隔了个小间,地面是石头铺的,靠墙还用石板搭了个台子。
沈梨月问过,这就是用来洗澡的地方。
马春花帮着将洗澡水兑好。
沈梨月坐在小凳上痛快的洗了个热水澡。
换下来的衣服是她自己洗的,她哪里好意思一再的麻烦别人。
她脚底也只是小伤口罢了,还真没到不能自理的程度。
等家里三人都洗好澡,马春花才出去将自家男人喊回来。
此时,沈梨月已经回到自己屋子,将行李打开慢慢开始收拾。
下午睡得多,一直忙到近十点她才熄灯睡下。
黑暗中,窗外朦胧月光洒在窗帘上,散发着淡淡荧光。
沈梨初静静的看着,内心一片宁静。
她是岁月静好,京都樊家此夜鸡飞狗跳。
不仅公安敲门,革委会的死对头更是全体出动。
大门一开,双方直奔举报信写明位置,无论樊老爷子如何杵拐杖都没用。
“樊老爷子,这是批条,您看好了,上面写着阻拦取证罪加一等。”
说话之人是革委会副主席张三响,鬼知道他现在心里有多激动。
如果樊家坐实举报信内容,那么和樊家穿一条裤子的李斯(革委会主席)也要滚蛋。
自己的升迁路还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