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后,东方长青收回目光,轻声道:
“陛下,一味退让可不是良策。”
给外界一个软弱形象,只会麻烦不断,谁都敢揍几下。
这次就是例子。
此事非大夏之过,大乾找不到罪魁祸首,就拿大夏出气,狠狠敲诈大夏。
“臣赞同。”曹公公微怔,连忙说道。
他一身惊天动地的实力无处施展,反而要给弱者伏低做小,太特么憋屈了。
听着左膀右臂的言语,大夏皇主心海荡起一抹涟漪。
或许,也该亮一亮肌肉了。
一直以来,大夏皇朝示之以弱,明面底蕴在南域垫底,在天下诸国中也是倒数。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太过软弱,就会被当成软柿子捏,谁都敢来招惹。
大夏皇朝还不能有效反击,只能憋屈退让。
否则会引发轩然大波,惹来各方关注,探查大夏皇朝底蕴暴涨的缘由。
大夏皇朝可经不起抽丝剥茧的查探。
“需得准备周全。”夏九幽皱眉轻语。
大夏皇朝要展现实力,以期降低麻烦,不被当成软柿子。
却又不能暴露过多底蕴,避免引起真武宗警觉。
这其中的度需要好好衡量。
“交给微臣便是。”
东方长青脸上浮现自信的笑容。
大夏皇朝这头蛰伏百年的凶虎,总算能露露爪子了。
暴露一个武道天人,再多几个武道宗师,就会让大夏皇朝明面上的底蕴暴涨,不逊色大乾皇朝。
届时大夏皇朝的麻烦就会少很多,其他皇朝大派也不会轻易招惹。
大夏皇朝便有更多的时间暗中壮大。
当然,其他力量必须隐藏住,不能被外界发现,否则就玩脱了。
“长青办事,朕放心。”大夏皇主点点头。
“明日召开大朝会,商议赔款之事。”
大夏皇主转头对曹公公说道。
这次局势紧迫,他不准备展现实力,避免矛盾激化,引来真武宗关注。
息事宁人是最好的办法。
等过几年,逐步暴露一些底蕴,相信能改变大夏皇朝对外形象。
……
第二日,
大朝会结束后,诸多小道消息传遍玉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大乾庆王驾临皇都,兴师问罪,狮子大开口,要大夏割土赔款,否则刀兵相见,南征灭夏,今上召开大朝会便是商议此事,似有退让之意。
玉京城中无数人不忿,认为这是丧权辱国。
一时间,满城风雨,议论不绝。
主战派希望朝廷硬气到底,大不了国战,绝不能割土赔款。
主和派希望朝廷尽快息事宁人,不要轻启战端,毕竟大夏很弱,真要开战绝对会输,到时候满盘皆输。
中庸派希望朝廷硬气一些,不能开战,但也不能割土,赔款尽量少些…
从朝堂到街头,无论是高官,还是小民,都在关注此事。
皇城,燕王府。
“你们说,这件事是不是晋王干的?”
燕王看着殿内的一众心腹,提出灵魂拷问。
当初晋王在武德殿曾言杀人出气,想要挑拨他动手,燕王有些心动,最后听劝忍了下来。
最近他都在闭关潜修,想在武道一途高歌猛进,没想到出了这件大事,不得不出关。
他的首要怀疑对象便是晋王。
“晋王阴险,行事不择手段,若是他所为,恐怕是想陷害王爷…”一位心腹皱眉开口。
燕王眉头轻挑,心情顿时很不美丽。
“王爷勿忧,以晋王掌握的势力,应该不足以伏杀大乾使团,这或许是一个巧合。”另一位心腹出言。
燕王眉头舒展,点了点头。
不管是不是晋王所为,反正不是他干的,父皇明察秋毫,相信不会为难他。
随后,燕王想起今日朝会见闻,不忿的说道:“庆王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一众心腹默然无言,心思各异。
燕王抿了抿嘴,没再提这件事,这不是当前的他可以插手的。
等他修炼到天地通玄,乃至成就武道圣者,无论是中兴大夏,还是报仇雪恨,都有绝对话语权。
晋王府,密室内。
晋王烦躁的踱步,眉头拧成川字。
这次事关重大,他恐怕会被牵连其中。
他对大乾使团的惨状很是震惊,第一时间怀疑的就是燕王,很快又打消了。
因为燕王势力有限,无法将伏杀大乾使团做到这种程度,这恐怕是个巧合,是其他势力所为。
他不知道是哪方势力,但他听闻父皇震怒,着黑衣卫调查前因后果,肯定能查到他当初试图挑拨燕王下杀手…
“若不能处理好,恐遭父皇所厌。”
晋王打了个寒颤,他可不想沦落到十皇子的凄凉境地。
“诸位都是本王的心腹,请畅所欲言,为我解忧。”
晋王深吸一口气,看向密室内的一众心腹。
众人七嘴八舌的提出建议,晋王皱眉倾听,很快眼睛一亮。
父皇想要息事宁人,可大乾庆王狮子大开口,若他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说不定因祸得福。
晋王采纳这条建议,又与众心腹密谋一番,有了办法。
秦王府。
“真没有留下痕迹吗?”
密室之内,秦王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伏杀大乾使团的后果在他的预料之中,但栽赃陷害没有成功,这让秦王很不爽。
没能剪除两个潜在对手,反倒可能引火烧身,这让秦王颇为心忧。
“王爷放心,所有痕迹早已清除得一干二净,绝不会被查到。”
当初下手的武道宗师再次做出保证,语气坚定,掷地有声。
见秦王还不放心,他想了想说道:“王爷,黑衣卫和靖夜司都出动了,若是查到了线索,我们此刻恐怕已经被陛下问罪…”
“此言有理。”
秦王彻底松了口气。
作为武道宗师,他的心性十分坚韧,但此事牵扯甚大,稍有不慎他就会前途尽毁,以至于关心则乱。
再三确认后,秦王镇定下来,准备静观其变。
……
皇宫,养心殿。
晋王低着头,忐忑不安的等待父皇的答复。
进宫后,他向大夏皇主提议和亲,人选当然是三公主夏如歌。
皇室有四位公主,长公主、二公主都已婚配,三公主今岁二十四,正好适龄。
至于四公主?
尚未满十八,是皇室最小的,不是合适人选。
这绝不是因为四公主是他胞妹。
大夏皇主一直看着晋王,神色古井无波,审视良久后才出声:“此事需尊重温宁意愿。”
“若她不愿,就让长乐去。”
晋王先是一喜,而后心中一寒,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连忙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办好此事。”
无论如何,三公主温宁必须和亲,他胞妹长乐公主万万不可。
“去吧。”
“儿臣告退。”
晋王福了一礼,走出养心殿,才发现后背已满是冷汗。
父皇威严森重,目光如炬,与之相处让他如芒在背,仿佛任何小心思都无所遁形。
大夏皇主收回目光,身形从养心殿消失。
他的儿女很多,对亲情不甚重视,更关注大夏的未来。
只要对大夏皇朝有利,牺牲子女利益也在所不惜。
不过,他还是愿意给夏如歌一个选择的机会。
晋王会怎么办,夏九幽一清二楚,无非是拿十皇子夏少君说事。
那么夏如歌会怎么选呢?
……
东藏经阁,九楼。
“还债是真难受啊,还好进展颇快…”
夏少君神念回归,随手关上古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的唇角微微上扬,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俊逸无双的脸上洋溢笑容,黑曜石般的眸子温暖而明亮,光彩夺目。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修,五行神光和陆地神仙这两个项目都有不小的进展。
照这般没日没夜修炼下去,最快一年就能将两个项目的债务全部搞定。
届时,他的实力又将迎来一波暴涨。
或可挑战真无敌的地位。
“不知道皇姐在做什么?”
夏少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想到了前些天来看他的皇姐夏如歌。
伸了伸懒腰,他再度进入修炼状态,顺便看看书。
……
明玉宫,长宁殿。
此乃温宁公主夏如歌的居所。
这日下午,夏如歌正在殿中抚琴,琴声于殿中响彻,缕缕妙音,绕梁不绝。
时而舒缓如原野溪流,时而忧伤似山谷幽兰,时而清脆若珠落玉盘…
“皇姐抚得一手好琴。”
晋王走入长宁殿,看着抚琴的温宁公主,拍手叫好。
夏如歌一边抚琴,一边抬头看了一眼,美眸中闪过一抹讶色。
“晋王怎有空来我这破落地方?”
“十姐不必如此生分,叫我十一弟就行。”晋王面含浅笑。
夏如歌黛眉微蹙,不晓得晋王意欲何为。
两人虽是姐弟,但平日间并不亲近,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何时如此熟络了?
“十一弟有事寻我?”夏如歌从善如流,轻声开口。
晋王欲言又止。
事到临头,他反倒担心温宁公主不答应,那他胞妹长乐公主就被他害惨了。
“有话但说无妨。”夏如歌素手轻扬,不再抚琴。
想到近日沸反盈天的传闻,她心中浮现一股不祥的预感。
晋王先是提及大乾庆王来京兴师问罪,狮子大开口,朝野震动,父皇左右为难云云…
随后,他话锋一转:“我等作为子女,力所能及时应为父皇分忧;作为大夏皇室的一员,享受了荣光与福祉,国家有难时也当站出来为国解难,皇姐以为如何?”
“晋王想说什么?”
夏如歌神色不再柔和,冷冷的注视晋王。
她从小蕙质兰心,岂能听不出晋王话里话外的暗示?
果然,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为了大夏百姓免遭战乱,请皇姐与大乾和亲。”
晋王扯出大义,朝着温宁公主躬身一拜。
“你怎不说让长乐去?”
夏如歌娇躯颤抖,心中一阵气苦。
“长乐她还小。”
“她今年就成年了。”
“皇姐…”
“要去让你胞妹去,反正我不去。”
晋王脸色冷了下来,好言相求你不听,那他只好来硬的了。
“皇姐,你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不为十三弟考虑?”
“你什么意思?”夏如歌抿着粉唇,俏脸泛白。
“皇姐若是答应和亲,我愿向父皇求情,削减十三弟的禁足年限。”
晋王直接祭出杀手锏,以此拿捏温宁公主。
他敢在父皇面前应承此事,自然有着极大把握。
温宁公主与十皇子关系极为要好,时常去看他,每次还亲手给其做一些食物。
据他所知,温宁公主前些天还去给十皇子求情,被父皇呵斥一番。
“你可真是无耻!”
“皇姐过奖了。”晋王笑着应承。
夏如歌犹豫一番,还是出声问道:“我若是答应,可为少君削减多少年禁足?”
晋王说出答案。
夏如歌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晋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兴奋离开长宁殿。
夏如歌无力的趴在琴上,泪水如断线珍珠一般无声落下,每一滴都承载着无尽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