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奇文学
2024人气小说推荐

第2章

苏羽率领军队日夜兼程,赶到边境。战场上,硝烟滚滚弥漫,遮天蔽日,杀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敌军人多势众,黑压压的一片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其战术更是诡谲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他们的骑兵如疾风骤雨般冲锋,马蹄声似滚滚雷鸣,震得大地颤抖,扬起的漫天尘土如沙尘暴般迷蒙视线;步兵则排成紧密的方阵,盾牌相连,宛如铜墙铁壁,长枪如林立般闪烁着寒芒,气势逼人,令人望而生畏。

苏羽登上瞭望塔,神色凝重,冷静地观察着局势。他深知敌军气势正盛,此时若贸然正面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大脑飞速运转,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

经过深思熟虑,苏羽决定采用迂回战术。他精心挑选了一小队精锐骑兵,这些士兵皆是从军中百里挑一的勇士,不仅骑术精湛,更是悍不畏死,视死如归。

趁着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这队骑兵悄悄地出发,他们像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避开敌军的巡逻队,穿越荆棘丛生、布满陷阱的山谷和危机四伏、泥泞不堪的沼泽地。

在艰难的长途跋涉后,他们终于绕到了敌军后方的粮草营地。此时,天色将明未明,灰蒙蒙的一片,营地中的敌军守卫正处于最困倦、最松懈的时刻。苏羽的骑兵们突然发起了迅猛如雷霆的袭击,他们挥舞着长刀,寒光闪烁,如猛虎扑入羊群。一时间,鲜血四溅,喷洒而出,敌军守卫的惨叫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凄厉无比。粮草被点燃,大火瞬间蔓延开来,熊熊燃烧,黑烟滚滚直冲云霄,如黑色巨龙翻腾。

与此同时,苏羽在正面战场佯装败退。他命令士兵们且战且退,故意丢弃一些破损的旗帜和老旧的兵器,制造出一片混乱和溃败的凄惨假象。敌军见状,以为我方不堪一击,他们的指挥官得意忘形,挥舞着长剑,趾高气扬地下令全力追击,妄图一举歼灭我方。

苏羽将敌军引入了事先设好的埋伏圈。那是一处狭窄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高耸,犹如刀削斧劈。当敌军如潮水般涌入时,山谷两侧的伏兵万箭齐发,利箭如雨,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瞬间穿透敌军的铠甲和肉体。滚石檑木轰隆隆地滚落,气势如虹,砸得敌军头破血流,断肢横飞,惨不忍睹。敌军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士兵们互相踩踏,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人间地狱。

然而,敌军将领毕竟经验丰富,身经百战,他迅速稳住阵脚,临危不乱,组织起顽强的防御。敌军的盾牌手紧密排列,形成一道坚固无比的防线,试图抵挡我方的猛烈攻击。

双方陷入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交错,闪耀着死亡的光芒,每一刻都有人惨叫着倒下,生命瞬间消逝。战场上鲜血汇聚成河,汩汩流淌,染红了大地,触目惊心;残肢断臂随处可见,令人毛骨悚然,不忍直视。

尽管苏羽的策略初见成效,但敌军兵力实在过于强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很快,敌军就重新组织起了反击,他们像疯狂的野兽,红了眼,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悍不畏死。苏羽的军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尸体堆积如山,如山峦般连绵。

苏羽的军队粮草供应不足,为了节省粮食,士兵们只能吃着稀薄的粥水,勉强充饥,却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援兵也迟迟未到,形势愈发严峻,如泰山压顶。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苏羽发现敌军的右翼出现了一丝破绽。他们的防守相对薄弱,士兵的阵型开始出现混乱,人心惶惶。苏羽当机立断,决定集中兵力,对敌军右翼发起突袭,破釜沉舟。

他亲自率领一队敢死之士,身先士卒地冲向敌军。苏羽挥舞着长剑,剑上鲜血淋漓,触目惊心,他的怒吼声响彻战场,震人心魄。士兵们受到他的鼓舞,士气大振,如汹涌的浪涛般冲向敌军,势不可挡。

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近身肉搏,刀砍斧劈,血肉横飞,惨绝人寰。苏羽在混战中被敌军的长枪刺中,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触目惊心,但他毫不退缩,反手一剑将敌人斩杀,英勇无畏。经过一番浴血奋战,苏羽成功突破了敌军的右翼防线,扭转战局。

然而,他自己也因伤势过重,昏迷过去,不省人事。士兵们拼死将他从战场上救出,撤回本阵,拼死守护。

而在京城,户部因为与兵部的政治交换未能达成,心怀怨恨,于是开始了他们更为阴险的阴谋。但这一切户部尚书不便亲自出手,于是这重任便落到了李进和王佑二人的头上。

二人私下密谋,在一间昏暗幽静、气氛阴森的密室之中,四周烛火摇曳,光影飘忽。

李进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压低声音说道:“这苏羽在边境,若是让他立了功,咱们以后可就没好日子过了。咱们得想个周全的法子,让皇上彻底对他失去信任。”

王佑连连点头,凑上前去,一脸谄媚地应道:“李大人所言极是。咱们先让人在京城散布苏羽作战不利的谣言,扰乱民心。再买通皇上身边那几个得宠的太监,让他们在皇上面前多多吹风。”

李进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不仅如此,咱们还得拉拢其他几位朝中重臣。那些平日里与咱们尚书一派有些交情的,或是能被利益收买的,都要拉到咱们这边来。”

王佑忙不迭地应道:“大人高见!下官这就去办。只是这拉拢之事,还需不少钱财珠宝,不知大人……”

李进不耐烦地挥挥手:“钱财之事,你无需操心,只管去办便是。只要能扳倒苏羽,花些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京城中谣言四起,都说苏羽在边境畏敌不前,毫无作为。街头巷尾,百姓们交头接耳,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刘公公,在皇帝批阅奏折的间歇,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轻声说道:“陛下,奴才听说那苏羽在边境拥兵自重,不把陛下的旨意当回事呢。而且京城现在到处都在传他作战不力。”

皇帝皱了皱眉,停下手中的笔,目光凌厉地看向刘公公:“此事当真?”

刘公公赶忙低下头,唯唯诺诺地说道:“奴才也是听下面的人说的,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陛下不可不防啊。”

不久之后的朝堂之上,李进和王佑交换了一个眼色,心领神会,出列上奏。

李进拱手说道:“陛下,苏羽在边境手握重兵,却久战不胜,这其中恐怕有猫腻啊。说不定他是故意拖延战事,另有图谋。而且现在京城流言纷纷,对朝廷影响甚坏啊。”

王佑紧接着说道:“陛下,臣还听说他在军中独断专行,根本不把朝廷派去的监军放在眼里。那监军多次上禀,都被苏羽压下。这不是明摆着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吗?如今流言已起,若不处置,恐怕难以安抚民心。”

其他被拉拢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当速速决断。”

皇帝本就对苏羽久战未胜有所不满,再加上这些谗言不断地灌入耳中,以及京城的流言蜚语,心中的信任逐渐动摇,如风中残烛。

皇帝沉默不语,脸色愈发阴沉,如乌云密布,心中暗自思索:“难道苏羽真的有二心?”

这时,兵部尚书陈逸之咳了咳,兵部侍郎李方鸢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苏羽将军向来忠心耿耿,如今战事胶着,或许有其难处。不可轻信谣言,以免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进立刻反驳道:“李大人莫要为苏羽开脱,如今证据确凿,怎能容他放肆!”

朝堂之上顿时吵成一片,各方势力争论,剑拔弩张。皇帝心中烦闷不堪,猛拍龙椅:“都给朕住口!”

最终,皇帝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下令召回苏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