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贫困生?”李爱华冷静地反问道,“如果说一个父母都是粮站职工的县城学生是贫困生的话,那我这样一个父母兄长都是农民的农家子弟该叫什么呢?”
象牙塔的学生虽然对世事不甚了解但也绝对不是一无所知,最起码他们还是知道工人家庭和农民家庭比起来那真的是犹如云泥之别。
在我国彻底取消农业税之前,大部分农民的日子都是比较辛苦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工人家庭不仅收入高而且还享有很多隐形福利。
但这些待遇自然都是建立在牺牲农民部分利益的基础上,所以真没有哪个学生能说出农民家庭比工人家庭富裕的“混账话”来。
听完李爱华的反驳,孙天佑开始有些着急了,因为他也知道朱斌是“寒门子弟”的说法也就是骗骗一般人。
他可是朱斌的好哥们,虽然朱斌不像自己隔三差五可以吃点肉什么的,但是绝对不至于饿肚子,并且逢年过节还是能吃上大鱼大肉的。这样的日子放到农村,那真的是“享福”的日子了。
“可是他弟弟现在还住院呢!”孙天佑说道,“住院可是要花不少钱的。”
听到孙天佑这么说,李爱华的眼眶都红,哽咽着说道:“那你知道他的弟弟是为什么住院么?那你又知道我前几天在课堂上昏倒了都没钱去医院看病么?
他弟弟可是职工家庭,去医院看病那是可以报销一半医药费的。而且他弟弟只是先天体弱,这个问题在家慢慢调养也是可以的,但他还是能去医院看病,可我呢?”
张秀英连忙抱住全身颤抖的李爱华,冲着孙天佑骂道:“你还有没有良心啊?欠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你看李爱华同学都病成这样了,就因为你说的那个人不肯还钱而没法去医院看病。结果你不去让那个人尽快还钱,还反过来说李爱华不该去找他要钱,你到底还是不是我们的同学啊?”
“就是!你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团结友爱同学啊?”此时白国刚也扯着嗓子责问道。
而其他人看向孙天佑的眼神也带着不善,毕竟大部分人会更同情自己认识的人,何况李爱华的情况还是真的值得同情。
“可你去逼他还钱就是黄世仁逼杨白劳!”孙天佑梗着脖子说道。
这下李爱华眼泪是直接从眼眶喷涌而出,她一边朝着教室门跑去一边喊道:“我不活了啊!我家祖上八辈都是贫农,你居然污蔑我是地主劣绅?
我爸爸还曾经为掩护地下党受过伤,我二哥现在还在军队里保家卫国,结果你这么糟践我们家啊!”
李爱华当然不会真的冲出教室去跳楼,她现在可被张秀英拽着呢。
本来就“病体柔弱”的李爱华哪里挣得脱身强力壮的张秀英,而且其他同学也被吓得赶紧过来安抚李爱华。
“你这个畜生啊!”白国刚是真的怒了,直接拎起孙天佑就揍了起来。
而跟孙天佑一起来的其他男生则果断躲到了一边,因为他们也觉得孙天佑太过分了。如果说债主找欠债人要钱就是“黄世仁”,那以后谁还敢借钱出去?
而且大家作为学生都是看过《白毛女》的,自然都清楚黄世仁的行为和普通人之间的借贷有什么区别。
在他们看来,孙天佑完全是无理取闹,而且还直接侮辱人家全家的人品。
“你们这是闹什么?”此时校门口传来一声大吼,只见一个脸色发黑的中年男人正目光不善地看着教室。
他似乎看到了谁,然后问道:“宁天祥,你是班长,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一个站在人群里的白面瘦弱男生站出来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李爱华听完后对这个班长的印象顿时好了许多。别看宁天祥只是简单地复述事情经过,但是话里话外却明显是站在李爱华这边的。
听完宁天祥的话后,中年男人说道:“李爱华、孙天佑,还有宁天祥到办公室来。”
张秀英拍拍李爱华的肩膀,小声安慰道:“这天底下还是有说理的地方,你去跟赵老师说明白就是了。”
李爱华点点头,然后就跟在那个赵老师身后离开了教室。
而宁天祥自然也跟着走了出去,而已经被揍得浑身是包的孙天佑也悻悻地跟在最后。
工贸中专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一样都是坐西朝东,靠山坡的北侧是厕所,而南侧则是老师们的办公室。
办公室当然不是赵老师独自一人使用,而是好几个老师共用。
赵老师走进办公室,跟同事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看到两男一女三个学生跟着走了进来。
“李爱华,你将事情的起因说一遍吧。”赵老师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后,首先对李爱华说道。
李爱华心底一紧,因为她察觉这个赵老师似乎对自己并不友善。
不过李爱华也没有继续去想为什么,而是将自己借钱给朱斌以及上个星期天让朱斌写下保证书承诺尽快还钱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你也知道他是个穷学生,为什么还要逼着人家还钱呢?”赵老师颇为不赞同地摇摇头,“孙天佑同学的做法虽然有些过激,但是他的动机和目的都是好的。
我看你们都是同学也别斤斤计较了,事情就这样吧。”
李爱华一愣,她没有料到赵老师拉偏架居然到了这般猖狂的地步。
“赵老师,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吧?我身为好心借钱给朱斌同学,那朱斌同学就有义务还钱给我吧?他若是还不上的话,他不是还有父母么?”李爱华冷静地说道,“他是个穷学生,难道我就是个有钱人么?”
“人家是工人家庭培养出来的高中生,以后是要去念大学的。”赵老师谆谆教诲道,“你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稍微奉献一下怎么了?”
“赵老师,你这话的意思就是他可以活该欺负我咯?我们农民就活该被你们城里人欺负咯?”李爱华冷冷地反问道。
李爱华话音一落,原本都在忙碌的老师都将审视的目光看向李爱华和赵老师。
看到自己同事们那探寻的目光,赵老师的脸顿时红了,但他还是强辩道:“李爱华同学,你怎么就这么没有奉献精神呢?工人很辛苦的,工人家庭出来的孩子也很辛苦的,你体谅下人家嘛!”
“赵老师,你这思想要不得啊!”李爱华还没开口,就看到一个女老师张口驳斥道。“不管是工人子弟还是农民子弟,那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必须为谁奉献的说法。
而且从实际情况出发,绝大部分工人家庭还是比农村家庭要富裕吧?既然李爱华同学没有借高利贷给别人,那借钱的人就有义务还钱。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