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一个办事效率很高的人。
更不要说这件事情还关系到朱标的未来。
所以他从朱永明的房间离开之后,就下旨召见了太医院的所有太医。
太医院的太医们还以为是宫中的那位贵人生病了,于是纷纷拿上药箱急匆匆的赶往了皇宫。
一路上他们没有丝毫的耽搁,很快他们就抵达了乾清宫。
当他们进入乾清宫之后,看见的就是朱元璋,朱标,李善长三人。
他们有些懵。
看这情况也不像是给谁治病,难道是太医院内有什么龌龊被陛下发现了,要治罪?
可看见朱元璋,朱标一脸的笑意,有感觉不像。
一时间,这些太医们心里七上八下,
而就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朱元璋开口了。
“咱问你们,现在咱大明可有治疗背痈的办法?”
此话一出。
太医们个个冷汗直流,这是绝症啊!
难道是宫里那位贵人得了背痈?这可如何治疗啊!
治不好怕又要死上几名太医了,看来要去求见皇后娘娘了。
朝堂官员都知晓,陛下脾气上来,只有马皇后可以压得住,劝得住。
可现在陛下的问话,他们必须回答,于是太医们都看向了太医院的院正,戴思恭。
戴思恭,明代著名医学家。
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朱丹溪学习医术二十余年,潜心医学理论,洞悉诸家奥旨。
明洪武年间,戴思恭被征为正八品御医,授迪功郎。
“回陛下,现今世上还没有背痈的治疗之法,背痈,乃是绝症!”
戴思恭已经做好被陛下大骂的准备了。
因为按照以往,此话一出,陛下定然会勃然大怒,大骂一顿他们。
接着就是下旨处罚他们太医院。
这套流程,太医院的太医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此刻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是低下了头等待朱元璋暴怒。
可奇怪的是,这次陛下并没有勃然大怒,而语气平和的继续问道。
“可有预防背痈之法?”
戴思恭闻言,稍微一愣,预防之法他们是有的,也一直都在研究。
不过效果不大。
戴思恭将背痈的预防之法缓缓说了出来。
什么热敷,按摩,避免长时间卧床,控制饮食等等
结果朱元璋听到一半就不愿意再听,抬手制止了他。
因为戴思恭说的背痈预防之法和朱永明说的差不多,只是没有朱永明说的具体。
“好了,这些咱知道,咱这里有个治疗背痈的药方,你们可研究一下。”
此话一出。
乾清宫的太医们都是震惊不已。
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
此刻,他们也明白陛下召见他们是什么原因了,根本就不是有贵人生病了。
而是这治疗背痈的药方。
可怎么可能?
背痈乃是绝症,数百年多少医者在实验背痈的治疗之法,可都没有成功。
现在陛下说他手中有治疗背痈的药方?
这是何人研制出来的,又是何人教给陛下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陛下竟然愿意相信。
难道这药方有什么玄妙之处。
不过他们也想到,陛下召集他们过来,想必是想进一步验证这药方的真实。
如果这药方是真的,那么就是万民之福音,献药方之人也定能飞黄腾达。
可要是这药方是假的,不止献药方之人倒霉,他们这些验证药方的人也说不定要跟着倒霉。
这些太医们依旧小声的交流着,震惊着,担忧着……
也只有太医院的院正戴思恭,格外激动,他是真正的医者。
历史中,朱元璋得病而久治不愈,下令逮捕医官,唯独慰勉戴思恭说:“你是仁义人,不用怕。”仍重用他。
不久,明太祖病逝,建文帝即位后,将诸多侍医治罪,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戴思恭的医德,医术,得到了老朱,小朱的认可。
此刻戴思恭没有去理会身后这些太医们的议论,而是急迫的问道。
“陛下,这治疗背痈的药方在何处。”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对着身边的朱标叫道:“标儿。”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走到戴思恭面前,把药方递给了戴思恭。
戴思恭激动的接过药方看了起来。
这里面有一些新词,戴思恭看的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好在,这些词汇不难理解。
戴思恭看着这些陌生的词汇,思考了一些,明白了大概,随后又从医理的角度看去。
在结合自身的医术,他就可以理解个八九成了。
这药方很是新奇,说的也很是明确,药材也都是普通的药材。
能够开出这样的药方,对医理的了解已经很熟悉了。
戴思恭看完药方,快速的脑海中推演起来,医理符合,有极大的几率是真实的。
不过为了确保,他还是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此药方医理没有问题,不过这样的药方,臣以前没有见过。”
“臣需要时间验证。”
戴思恭的话,让身后的太医们震惊了,议论声也更加的大了。
这些太医们都想上前去看看药方,可有朱元璋在,他们不敢。
“需要多久时间可以验证出来。”
朱元璋闻言,很是满意,戴思恭愿意主动试一试,他当然会同意。
他召见这些太医不就是这个目的吗!
戴思恭身为太医院的院正,他的医术,医德都是被人认可的。
他说医理没有问题,证明这药方有很大的可能是真实的。
“陛下,此药方用药都是普通药材,太医院就有储备。”
“背痈之人,太医院也有。”
“一天时间就可以验证此药方的真伪。”
“只要背痈之人用药见效果,此药方就为真。”
一天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药方的真伪?
这比朱元璋想象的要快的多。
“戴院正,这件事你全权负责,背痈在历朝历代都是绝症。”
“如果能在本朝解决,这可不仅仅是福泽万民的事情。”
“所以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
这是功绩,是一次扬名后世的功绩。
朱元璋很是重视,更不要说,这还关系到朱标未来的生死。
戴思恭闻言激动不已,参与这种实验,还要是成功了,那就是名留青史啊!
不止他。
他身后的一众太医,也同样兴奋不已,这要是真的成功了。
不说造福万民,光宗耀祖。
单单他们自身就收益就不少。
此刻,这些太医们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臣领旨!”
戴思恭有些颤抖的拱手道。
随后太医们带着药方离开了乾清宫。
朱元璋也就等待着,太医们实验的结果。